服務熱線
021-39889996
021-39889995
黑乎乎的煤炭,正為我國豐富油料、天然氣供應帶來新的希望。
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南部的一片開闊地上,一條長1.2公里的百萬噸級煤制油生產線聳立在綠蔭之間,這是全球首套煤直接液化工業化生產裝置,去年共生產柴油等產品86萬噸。
烏黑的煤粉進入生產線,經過催化等處理,24小時后就能產出像礦泉水一般潔凈的柴油等油品。這條生產線的核心技術由神華集團自主研發,2008年建成后逐漸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。
“我們生產的柴油,硫含量只是國V標準的1/10,零下60攝氏度也不凝結,發熱量、比重等指標都優于普通柴油。”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副總工程師胡慶斌頗為自豪地說。
他告訴記者,每生產1噸油耗煤3.5噸,原油價格在50多美元/桶時,公司即可盈虧平衡,第二第三條生產線的建設計劃已在推進之中。
我國煤炭資源豐富,石油、天然氣資源卻較為匱乏。去年,進口原油4億多噸、天然氣946億立方米,進口量、對外依存度呈連年增長態勢。大量使用煤炭則帶來霧霾等環境問題。
本文由上海宏東轉載發布;本公司專業生產G型螺桿泵,耐干磨管道離心泵,不銹鋼磁力泵,氣動隔膜泵,氟塑料泵等;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。
“我國的資源稟賦,決定了潔凈利用煤炭、豐富油氣供應方式意義重大。”鄂爾多斯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利民說。
內蒙古伊泰集團是最早涉足煤制油領域的煤炭企業之一。過去10多年里,該集團聯合中科院專家成立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,開發出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和高效催化劑,在建成和運營16萬噸/年工業化示范項目的基礎上,目前正建設200萬噸/年煤間接制油項目。
在中科合成油公司的技術支撐下,2016年以來,神華寧煤集團400萬噸、潞安180萬噸等百萬噸級煤間接制油項目也相繼投產,標志著中國煤制油產業發展正邁入新階段。
在我國,煤還被制成了純凈無色的天然氣。“我國的天然氣市場需求量大,項目投產以來,液化天然氣儲存罐就沒滿過。”內蒙古匯能煤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強說。
匯能煤制氣項目是我國第二個獲準建設的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,年產4億立方米天然氣的一期工程于2015年9月達產。今年5月,年產16億立方米的二期工程也開始建設。
據劉建強介紹,該公司生產的合成天然氣的甲烷含量可達97%,每1000立方米天然氣耗煤約2.2噸,耗水不足7噸,均優于最初的設計值。
去年底,僅內蒙古獲得核準的煤制油、煤制氣產能,就分別達到700萬噸、280億立方米。煤制油、煤制氣產業初具規模,正讓煤田成為中國的“第二油田”。
盡管技術日漸成熟,我國出于市場競爭力、環保等考慮,目前在發展煤制油、煤制氣產業上仍然持審慎態度。
“現在技術仍處于產業化示范階段,項目審批極為嚴格。”伊泰集團董事長張東海說。
記者了解到,現有的煤制油、煤制氣項目均配套建設了污水處理廠,生產污水經過嚴格處理后循環使用,以保護環境,節約用水。
“最初測算的每噸油品水耗為13噸,現在已經降為6噸,隨著技術進步還有下降空間。”伊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技術人員說。
與其他工廠一樣,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也是煤制油、煤制氣企業面臨的課題。
在距離神華百萬噸煤直接制油工廠10余公里的地方,建有中國首個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科研項目,作為工廠的配套環保工程。至今,已經有30多萬噸二氧化碳被捕集和注入地下1500米以下的鹽水層封存。
以二氧化碳作“氣肥”、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等清潔燃料……各種資源化應用和減排二氧化碳的新技術也在推廣或研究之中。
“技術的飛躍,將促進我國乃至世界的煤炭潔凈利用產業發展,讓煤炭在更長的時間里造福人類。”神華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副總工程師胡慶斌說。